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双11”月薪2万没人干!年轻人为啥不愿意当快递员?包裹又要堆成山 正文
时间:2025-07-06 03:27:5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北京商报日薪600元还招不到人?高薪之下是每天16小时的巨额工作量!且一旦收到投诉,一天基本白干......“双11”预售进入倒计时,可以预想快递包裹又要堆成山。近日,一张杭州某快递点发出的“‘双11
北京商报
日薪600元还招不到人?双11高薪之下是每天16小时的巨额工作量!且一旦收到投诉,月薪愿意又堆一天基本白干......
“双11”预售进入倒计时,人干人可以预想快递包裹又要堆成山。年轻近日,当快递一张杭州某快递点发出的包裹“‘双11’临时工日薪最低300元”的招工海报在网上火了。
10月27日,成山北京商报记者向朝阳区青年路一家京东快递网点负责人李路(化名)求证,双11李路告诉记者,月薪愿意又堆这个薪资完全不夸张,人干人在北京通常会更高!年轻
“我们网点‘双11’临时工的当快递派费是3元/单,一天起码能送200单,包裹日薪可能超过600元,成山一个月下来多的双11能拿2万,比正式工的派费还高,正式员工每单在1.8元-2元左右。”李路说,就算是这样,目前该网点还是出现了2-3个快递员的人力的缺口。
然而高薪之下,是每天超过16个小时的巨额工作量。
“早上6点开始卸货、分拣、派送,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能下班。”团结湖网点负责人张代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双11”期间,每个快递员的工作时间要比平时多3、4个小时。“老员工其实很喜欢‘双11’,因为收入会比日常高出30%不止,不过一些新人面对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可能干没几天就辞职了。”
张代雷说,今年该网点“双11”临时工价格是300元/天包吃住,招到的大多是30岁左右的人,20多岁的年轻人并不多。
尽管近年来,物流行业产能基建的投入已经大规模提升了物流效率,但各家快递公司在今年“双11”强调的品质物流、上门服务等业务亮点,无疑还是需要大量人力来完成。
根据58同城、赶集直招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人才流动趋势报告,三季度58同城、赶集平台上快递分拣员招聘需求同比上升69.27%。“年轻人不愿意干快递,一方面是因为到手的薪资其实有‘缩水’。”
东城区一名快递员小张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平时工作如果收到投诉,罚款基本在上百元左右,一天基本上白干,吃力不讨好。另一方面,福利待遇也是饱受诟病的一点。一组来自业内权威机构调查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快递员明确表示没有缴纳社会保险,仅有56%的快递员缴纳工伤保险。
10月25日,中国快递协会组织召开了快递服务保障工作协调动员会,会上透露了今年快递业务旺季将会从11月初开始,持续至2023年春节前夕结束,长达82天。如此看来,在接下来近3个月的旺季里,如果不能解决到手薪资“缩水”、福利待遇低等问题,快递行业的高薪没人干,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记者丨何倩 乔心怡
编辑丨张兰
图片丨北京商报、新浪微博截图
极客桥(北京)总经理张永超:如果无人机实现自动化 应用上限将无限扩展2025-07-06 03:23
上海发布今夏第三个高温红色预警2025-07-06 03:20
骁龙8+新旗舰!一加10T入网:配备160W充电头2025-07-06 03:13
国家卫健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占比下降并不意味着服务能力弱化2025-07-06 01:54
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24日起进入航站楼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2025-07-06 01:51
苹果公司和天才设计师彻底“分手”,内部人士吐槽库克缺乏想象力2025-07-06 01:39
iOS 16新版跑分出炉:性能续航全跌了2025-07-06 01:30
股权转让频现,估价“水涨船高”!各路资本缘何争相入局?2025-07-06 01:19
中欧基金:发挥资本市场优势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5-07-06 01:03
两男子变卖超4公斤黄金引怀疑,原来是为电信诈骗提供洗钱服务2025-07-06 00:42
奥特莱斯看上了跨境电商 是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2025-07-06 02:54
顾客店内吸毒?星巴克将在全美关闭16家门店2025-07-06 02:13
日媒:中国在氢领域直追日本2025-07-06 01:52
东电前高管被判就福岛事故赔偿 额度或创日本民事诉讼纪录2025-07-06 01:52
买房门槛降低,多地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2025-07-06 01:44
弥天大谎!公司员工不到5人,营收不到6万,1年竟虚报1.5亿!财政部出手……2025-07-06 01:34
农业银行回应断供潮影响:目前涉及“保交楼”风险的业务规模较小 总体风险可控2025-07-06 01:13
美国9.1%高通胀冲昏头脑,100BP不是梦!发达国家开启史诗级加息2025-07-06 01:06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2025-07-06 00:52
新京报社论:外贸显著回暖,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信心2025-07-06 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