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上半年盈利超去年全年 多晶硅龙头赚得盆满钵满 正文
时间:2025-07-07 15:28:2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作者: 陆如意[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04.62%至321.48%。 ]近期,硅料价格开启
炒股就看,上半权威,年盈专业,利超及时,去年全年全面,多晶得盆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硅龙
作者: 陆如意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头赚净利润盈利为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04.62%至321.48%。满钵满 ]
近期,上半硅料价格开启“疯涨”模式。年盈据硅业分会数据,利超国内单晶复投料最高价格已冲至31万元/吨,去年全年这个价格较2021年初8.76万元/吨,多晶得盆涨幅已超过253%,硅龙再一次创历史新高。头赚
硅料价格持续高企的背景下,通威股份(600438.SH)、(688303.SH)、(600089.SH)等多晶硅巨头于近期陆续发布了其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部分公司上半年的净利同比增长达到三倍之高。
其中,通威股份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04.62%至321.48%。大全能源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为94亿元至9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35.03%至344.28%。
“公司的高纯晶硅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叠加新产能的顺利释放,实现量利大幅增长;电池片业务满产满销,出货量同比增长,大尺寸产品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同比显著修复;农牧和食品板块持续贯彻质量方针,实现量利双增。”通威股份在公告中指出。
大全能源分析称:“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业绩显著增长是得益于硅料销售的‘量利齐升’。公司三期B阶段项目于年初达产,新产能释放带动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约80%。”大全能源进一步表示,2022年整体光伏市场持续增长,高纯多晶硅料仍为整个产业链供应最紧缺的环节之一,因此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第一财经记者拆分这些多晶硅巨头的利润构成发现,大全能源几乎100%(99.9%)的利润来自于多晶硅的销售,因此公司的业绩表现直接受多晶硅的产能和价格两大因素影响。通威股份的业务覆盖硅料、电池片、农业(饲料、食品等)三大板块。据该公司2021年年报,三大主营业务的营收占比较为平均,但是利润差距较大。其中,硅料业务最为赚钱,毛利达66.7%。电池组件业务的毛利为8.8%,饲料业务的毛利为9.48%。
多晶硅“三巨头”之一的特变电工上半年盈利情况虽不及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但也翻了一番。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计盈利95亿元至10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49%至162%。特变电工指出,2022年上半年,多晶硅产品、煤炭产品销量同比增加,销售均价同比上涨,多晶硅及煤炭业务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整体来看,这三家多晶硅(硅料)龙头企业在2022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均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净利润。
而这些光伏上游硅料厂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还是市场上硅料供给的严重紧缺和多晶硅价格的持续暴涨。
无锡萨科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夏家喜20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光伏产业链上游硅料这样持续涨价,一方面对于下游企业来说有点‘透不过气’,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种涨价其实也是合理的。”
“眼下光伏的发电成本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已经低于传统石化能源的发电成本,未来对于光伏发电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在这种大的需求背景下,目前全球的光伏产业又都依赖中国的产能,我们应该争取这个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夏家喜进一步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硅料价格在紧供给的背景下持续涨价,而不是一味降价。”
“虽然这两年一直说‘拥硅为王’,也看到最近的硅料厂有不错的利润表现,但是实际上,前几年这些上游的硅料企业是不赚钱或者亏损的状态,(现在)赚的钱也是辛苦钱。” 夏家喜称。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硅料供应紧张主要是因为硅料产能扩张的速度赶不上下游需求扩张的速度。短期来看,即使硅料厂进行产能的扩张,但是从投资到最后达产并形成实际的产量,这中间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硅料供给偏紧带动了价格的上涨。”
“从光伏产业链的市场结构来看,越是靠近产业链上游,市场集中度越高;越是靠近下游,市场集中度越低。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上游的定价权更强,也就更容易把利润留在上游硅料的环节。”胡麒牧称。
“The Laundress”翻车 联合利华高端路再添堵2025-07-07 15:20
富国银行:给予特斯拉“持股观望”评级 目标价130美元2025-07-07 14:03
无锡地铁:春节7天所有乘客可免费乘坐地铁,不限里程、次数2025-07-07 13:55
努力“赚钱”的知乎:一边模仿阅文,一边想当新东方2025-07-07 13:39
卫龙据悉考虑最快在周四开始香港IPO上市前投资者教育2025-07-07 13:38
力主进入中国的大众前掌门人卡尔·哈恩去世,享年96岁2025-07-07 13:07
刘鹤: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5-07-07 13:05
万科和建行做了一个100亿的“租赁住房大蛋糕”2025-07-07 12:50
拓尔微IPO前夕近20名投资者入股,5个月内估值暴涨8倍2025-07-07 12:46
朝阳区分批发放千万餐饮消费券2025-07-07 12:45
北方国际逆势突围前三季扣非倍增 国内外均衡开拓在手订单1470亿2025-07-07 15:20
利好多多! 高盛、瑞银加入看多中国股市、原油、铜等资产行列2025-07-07 15:16
中金:维持中银航空租赁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升至81.4港元2025-07-07 14:59
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025-07-07 14:32
每经热评丨卡塔尔世界杯是中国品牌营销良机2025-07-07 14:19
新聘两名副行长,招商银行高管层变阵2025-07-07 14:14
碧桂园6.25亿美元优先票据及利息已悉数偿还2025-07-07 13:55
爱奇艺跌超14% 折价近15%发行7650万股ADS2025-07-07 13:37
拿地赶超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销售跻身前五,半年收租76亿2025-07-07 13:07
【中信银行】汽车产业数字金融研究报告(2023)2025-07-07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