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教育部:十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 正文
时间:2025-07-07 06:11:1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事业改革发展成效。据介绍,十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我国年资助学生人次1.5亿 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目前,我国学生资助已形成了投入
原标题:教育部:十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
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金额介绍党的部年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事业改革发展成效。据介绍,全国十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学生
我国年资助学生人次1.5亿 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
目前,资助我国学生资助已形成了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累计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超过方式上以无偿资助为主、教育金额有偿资助为辅,部年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全国奖优为辅的学生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资助“奖、累计助、超过贷、教育金额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年资助人次1.5亿,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
2021年财政投入资金2007亿元 较2012年增长97%
十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达1.45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72%;学校和社会投入资金累计达0.29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4%;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0.27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近14%。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32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亿元,翻了一番。财政投入资金从2012年的102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07亿元,增长97%。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从2012年的6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8亿元,增长97%。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资助格局。
教育部:学生资助政策“所有学段 所有学校 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不仅学生资助力度更大,同时资助项目更全,资助范围更广,资助标准更高。
我国资助项目更全 构建了符合国情的资助政策体系
十年来,国家建立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为小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新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启动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出台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办法、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政策等政策,填补了资助领域的多项空白。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受助需求变化等实际,陆续对各学段17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进行了26次调整和完善,确保资助政策和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
十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
资助范围更广,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十年来,全面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一补”范围从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扩大到非寄宿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实现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扩大中职免学费、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增加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完善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将预科生和科研院所等各类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军队院校招收的无军籍地方全日制学生,全部纳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覆盖范围。十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人次从2012年的近1.2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1.5亿人次,资助范围逐步扩大、规模稳步增长,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
资助标准更高 提升了受助学生的生活水平
十年来,教育部、财政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脱贫攻坚要求,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各学段资助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5元,逐步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高中阶段,提高普通高中、中职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至2000元。高等教育阶段,将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提高了3000元;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到3300元;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从每生每年不超过6000元到本专科生12000元,研究生16000元,并相应提高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服兵役贷款代偿标准。
(总台央视记者 李墨白 王帅)
农业银行与五家房企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2025-07-07 06:10
上市公司别对股价“恐高”2025-07-07 06:03
美联储激进加息无视风险?美元节制升值是底气2025-07-07 06:02
快讯:港股恒指高开0.16%理想汽车跌超2% 英皇文化产业高开14%2025-07-07 05:11
CASE趋势加速普及,主机厂、供应商如何提升盈利水平? 《着眼未来:汽车行业趋势报告》给出答案2025-07-07 04:50
九方财富暗盘大涨4.1%,每手浮盈350港元,2022前10月盈利3.48亿2025-07-07 04:40
卓创资讯:2月钢价震荡偏强 三四月行情或仍可期2025-07-07 04:36
暴跌60%,美国银行股现惊魂一夜,怎么回事儿?2025-07-07 03:58
央行:8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较上月下降10BP2025-07-07 03:54
电视广播午后疯狂跳水,公司股价大跌近10%,多个百万大单集中卖出2025-07-07 03:36
韩媒:消费者向乐天制果讨“小新”贴纸,收到后被吓到“毛骨悚然”2025-07-07 06:07
首都机场午后涨近3% 两条巴士线路恢复运营2025-07-07 05:50
呷哺呷哺:抖音平台今年成交额预超2亿元,外卖业务三季度上线2025-07-07 05:34
67岁郭树清出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2025-07-07 05:19
10余股涨停!“中字头”持续暴涨,原因找到了?医药集体低迷,这个概念领跌......2025-07-07 04:53
美联储“放鹰”搅翻市场 美银“安然入睡”股票名单出炉2025-07-07 04:25
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微盟深化“AI+数字商业”布局2025-07-07 04:22
TCL电子发布年度业绩 毛利同比增加4.6%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翻倍2025-07-07 04:18
热门中概股周二收盘走低 尚乘数科跌超24% 爱奇艺跌超9%2025-07-07 04:00
京东物流: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430.08亿元 经调整净利10.04亿2025-07-07 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