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无糖饮料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专家、企业这样看 正文
时间:2025-07-06 00:33:0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近年来,随着消费健康化和控制体重等需求的增长,无糖饮料的热度也在快速上升,但无糖饮料使用的代糖如阿斯巴甜、赤藓糖醇等也在市场上引发了诸多争议,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无糖饮料是否对身体有害。今日,一则关于无糖
近年来,无糖随着消费健康化和控制体重等需求的饮料业样增长,无糖饮料的糖饮热度也在快速上升,但无糖饮料使用的料危代糖如阿斯巴甜、赤藓糖醇等也在市场上引发了诸多争议,害更问题的大专关键就在于无糖饮料是否对身体有害。
今日,家企一则关于无糖饮料的无糖讨论再次冲上了热搜榜。有北京医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饮料业样代糖食品尤其是糖饮很多的无糖饮料,所谓的料危零糖、零脂、害更零卡路里的大专饮料,其实对人体是家企没有好处的。并表示,无糖很多研究发现,长期喝无糖饮料,如果它是加了甜味剂,比如说像三氯蔗糖、阿斯巴甜、木糖醇等等,这些含有甜味的代糖饮料,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发生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相反这些无糖的、甜的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生方面,可能比我们喝甜的含糖的饮料危害会更大。
这一说法也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不少网友产生了疑问,到底无糖饮料会不会引发健康问题?
记者了解到,无糖饮料中的代糖就是食品甜味剂,目前食品饮料行业常用的食品甜味剂主要有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等营养性/低倍甜味剂以及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等人工合成的高倍甜味剂,还有一些天然高倍甜味剂,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
曾有国内食品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这一类甜味剂多数为天然提取物或化学品,可以在没有卡路里摄入的情况下赋予食品和饮料甜味,比如糖醇类代糖,食用后并不会被人体吸收,因此不会产生热量摄入,但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腹泻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多次在行业论坛上表示,甜味剂既满足了人们对甜口感的要求,又不更多摄入热量,甜味剂是一种添加剂,是政府所批准的,经过批准的甜味剂的品种和规定的使用量以内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的食用。目前市场甜味剂的种类增长的同时,质量也提升,消费者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而且饮料行业要发展,用甜味剂取代糖,也是一个趋势。
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我国对于添加剂管理非常严格,在批准每种添加剂使用之前,都要经过很多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有没有致畸、致癌等各种各样的毒性测试,没有问题才会批准使用。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外界对于代糖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近期WHO公布的一份使用非糖甜味剂对健康的影响研究综述中表示,测试发现非糖甜味剂使用会让成年人的体重减少,但对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没有显著影响,但长期使用是否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目前还尚无定论。
在钟凯看来,市场上之所以会出现无糖饮料比有糖饮料危害更大的认知,问题或不出在无糖饮料身上,部分消费者并不是用甜味剂替代糖,而是在饮用有糖饮料的同时,额外增加了无糖饮料消费,这样能量摄入并没有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疫情下国内饮料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无糖饮料依然保持增长。
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保持增长势头,预计未来5年内实现翻番,2025年增至227.4亿元规模。
企业的财报数据也透露了无糖饮料的潜力。8月23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之一、中粮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0506.HK)在2022年中报中表示,其旗下汽水无糖汽水表现继续优于传统汽水,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
360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钟力:安全是数字时代的底座 是一切正常运转的基础2025-07-06 00:28
IBM宣布把红帽存储纳入IBM存储业务部门2025-07-06 00:22
数字医疗成为险资股权投资新机会2025-07-05 23:52
大涨200%牛股ST曙光今日复牌!公司澄清市场传闻 控股股东股权拍卖被中止 新能源车生产仍存不确定性2025-07-05 23:40
还在熬夜看球?小心得“世界杯综合征”2025-07-05 23:36
OPEC+大幅减产原油不只是个经济事件2025-07-05 23:33
哪些房企还在“赚钱”?部分房企毛利率跌破10%以下,包括禹洲集团、中南建设、中交地产2025-07-05 23:05
历时8年!千亿券商国泰君安,拿下华安基金控股权!2025-07-05 22:52
稳健、开放、有特色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中国经济数个热点问题2025-07-05 22:04
曾经的“光瓶茅台”顺鑫农业,为何被市场抛弃?业绩下滑 破局失败 困难重重2025-07-05 21:46
北京2022年度市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培训开始了2025-07-06 00:31
海天花了460亿,教会行业这些道理2025-07-06 00:22
央行今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0%2025-07-06 00:15
科技股引领A股反弹 沪指收复3000点 创业板指大涨3.6%2025-07-05 23:28
王一博撑不起一家上市公司?乐华娱乐港股遇冷,招股期满后暂停IPO2025-07-05 22:46
空头减仓,多头回补!分析人士:金价或迎来阶段性拐点2025-07-05 22:41
国家卫健委:要坚决整治“层层加码”2025-07-05 22:37
我国自主研发的大丝束碳纤维在沪投产,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5-07-05 22:33
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共话上市公司发展2025-07-05 22:33
首套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投产 下游市场应用或将进入爆发期2025-07-05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