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大逆转!A股又有重磅利好 正文
时间:2025-07-06 18:01:2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大盘午后V型反弹,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盘面上,数字经济概念股受利好刺激表现活跃,国资云、智慧政务方向领涨,、涨超10%,、涨停。医药股集体反弹,中药方向领涨,20CM涨停,、涨停。纺织服装概念股盘中走
大盘午后V型反弹,大逆三大指数均小幅上涨。股又
盘面上,有重数字经济概念股受利好刺激表现活跃,磅利国资云、大逆智慧政务方向领涨,股又、有重涨超10%,磅利、大逆涨停。股又医药股集体反弹,有重中药方向领涨,磅利20CM涨停,大逆、股又涨停。有重纺织服装概念股盘中走强,3连板,、涨停。板块方面,国资云、中药、智慧政务、医药电商等板块涨幅居前。
下跌方面,光伏等赛道股陷入调整,POE胶膜方向领跌,跌超15%。POE胶膜、煤炭、HJT电池、一体化压铸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700只个股上涨。
截至收盘,沪指涨0.66%,深成指涨0.7%,创业板指涨0.8%。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567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3.0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9.95亿元,深股通净卖出3.09亿元。
01
数字中国重磅文件出炉
近期,随着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两大核心题材相继进入整理,短线情绪持续低迷,市场热点保持快速轮动态势。不过,数字中国重磅文件的出炉,有望成为当下破冰的关键。
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强调了,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
首个“2”即指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一方面,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在网络通信、北斗、东数西算等方面给出顶层指引;另一方面,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
此外,“5”指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将“数字技术创新体系”与“数字安全屏障”并列为“两大能力”,凸显了安全在数字中国中的底板作用;以及,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规划》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中的重要性,科技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在基础设施、场景应用、平台服务、前沿技术研究等多个维度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后续,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政策的持续支撑,国内科技板块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同时板块整体的估值性价比亦较为突出。建议重点关注:
1)与底层算力、数据要素相关的数字基建板块,如半导体、5G、IDC、运营商与云平台等领域。2)与数字经济场景密切相关的基础软硬件板块,如在线办公、CPU、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3)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发展或AI等前沿业务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公司等。
02
医药股强势爆发
除了数字经济方向之外,医药股成了今日推动大盘走高的另一主力。
消息面上,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专门规定共11章82条,进一步对中药研制相关要求进行细化,加强了中药新药研制与注册管理,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此外,2023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近日召开,指出要建强中医药服务体系。
受政策面频频提振,中药股近期普遍表现活跃,九芝堂、、特一药业今日集体涨停。
目前,医药赛道估值整体处于低位,截至2月27日数据,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板块估值为24.36倍(PE,TTM),在所有板块中处于中下位置,其市盈率百分位仅5.58%。
细分方向来看,医药商业(21.91倍)、中药(23.2倍)、生物制品(28.55倍)等板块估值相对更低,化学制药(33.6倍)、医疗服务(31.7倍)相对较高。
对于2023年全年的医药主线,维持“中药+创新药械+医疗诊疗复苏”的判断:
1)核心主线机会:中药(中长期逻辑不变)、医疗基建(医疗设备+康复类+药房信息化+IVD+科研仪器)、硬医疗(医疗设备和耗材+创新药及产业链的创新落地)、医疗复苏(医院端+医疗服务+药店+消费医疗+手术场景的耗材)。
2)结构行情:小细分行业带来的结构性机会(肝炎、艾滋病、测序仪器、医疗)、内生(具备商业化产品的公司+中药新增产品渠道放量)。
03
三月将有更多增量资金
资金面上,2月份以来整体呈现偏紧局面。A股市场上,今日两市成交额7567亿元,依然处于地量位置。
往后看,两市成交额能否向上突破重要关口,打破存量博弈,是市场情绪变化的关键。整体而言,认为,随着市场行情修复、风险偏好改善,内资机构的产品发行和仓位后续有望逐步回升,三、四月份市场或将迎来更多机构增量资金。
首先,公募方面,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27.25万亿元,环比增长达到1.2万亿元,结束了过去四个月的规模“连跌”,再次站上27万亿元大关。新基发行层面,考虑到新发规模回暖滞后市场底近1个季度,3月后公募基金发行或将逐渐好转。
其次,私募作为绝对收益投资者,仓位的回升也往往滞后出现在市场右侧。参考2019年,私募仓位在市场反弹两个季度后的二季度开始明显回升。
第三,险资方面,自去年11月权益资产(股票+基金)头寸已开始底部回升。出于对2023年权益市场转暖预期,险资已在2022年四季度埋伏好“弹药”。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末和12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分别为12.84%和12.71%,较2022年10月的11.84%出现明显回升。今年以来,已有两家险资主动举牌,随着2023年宏观经济复苏加快,险资举牌频率或将提升。
最后,外资方面,当前流入结构已由更重视宏观择时的交易盘主导转变为由更注重基本面的配置盘主导,节奏上也已回归常态化流入,而若3月后国内经济数据验证复苏预期,也有望吸引配置型外资进一步增配。
今日,中证报头版刊文也指出,伴随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持续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机构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比重有望继续提升,吸引更多外资涌入A股。测算,2023年海外资金全年将净流入3000亿元至4000亿元。
04
历史上两会行情有何特征?
目前时间节点已进入了全国两会窗口期,市场情绪主要以观望为主。作为上半年最重要的大事,全国两会即将于3月4日在北京召开。在这种背景下,“两会行情”成为当前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整体来看,认为此轮“两会行情”中,将有四大关注点:
1)全年经济的预期。历史上,两会后指数的上涨大多反映政策重视经济,全年经济有望企稳。
2)地产政策的指引。凡是两会后地产银行大幅上涨的年份,年内都有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出台。
3)主题交易的启动。历史上两会后主题交易频出、十分活跃,持续时间大约1个月。
4)政策交易后,风格行业大切换。会后1个月涨幅前5的行业,“后1个月至年底”仍然处在前5的概率不足20%,在主题交易之后,需要做好年内大切换的准备。
通过对过去三轮经济复苏下的“两会”及市场复盘,可以发现A股整体节奏上呈现“会前小幅上涨、会中震荡回调、会后涨幅明显”的特征。
考虑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不低,预期已部分兑现,投资者将更关注经济修复的持续性和高度,因此粤开证券预计后市整体将呈现震荡上行之势,风格或更偏好成长。至于具体投资方向,建议关注:
1)两会召开窗口期有望受益的支持性行业,尤其是高端制造和硬科技领域,如数字经济、国防军工、新能源行业,重要抓手的扩内需促消费行业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行业;
2)经济复苏早周期行业中受益国企价值重估的低位股,如煤炭、钢铁、有色、机械等行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比较有力2025-07-06 17:55
人均交易频次创新高,2021美团受新业务拖累由盈转亏2025-07-06 17:11
外汇局: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外债负债率等均在安全线以内2025-07-06 16:14
包揽国内游戏市场六成份额,腾讯、网易2021过了个暖冬2025-07-06 15:57
午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硅铁、菜籽油跌超2%,橡胶涨超3%2025-07-06 15:55
高油价也不增产,美国上市原油公司在担心什么?2025-07-06 15:39
云南白药:2021年净利同比降49.17%2025-07-06 15:36
日本组建“太空作战群”强化太空军事能力2025-07-06 15:34
德信中国倒在“黎明”之前,宣布无法按期兑付唯一美元债2025-07-06 15:27
卫龙辣条外包装疑打低俗擦边球,市监局:已了解相关情况,将调查2025-07-06 15:25
黄勇教授:落实《反垄断法》,强化金融领域竞争政策基础地位2025-07-06 18:00
康拓医疗:净利同比增长55.83%,股价较最高点跌去62%2025-07-06 16:41
富国银行:美国2023年衰退可能性升至50% 美联储不太可能软着陆2025-07-06 16:23
森田集团获启迪控股参股 80后董事长此前已掌舵启迪药业2025-07-06 16:22
国家卫健委: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2025-07-06 16:11
潍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在寿光市2025-07-06 16:09
辣椒价格“辣么贵”难持续 价格拐点将至2025-07-06 16:06
“蔚小理”在研发领域猛砸钱,头部新势力车企竞争白热化2025-07-06 15:59
日盈电子拟定增3.98亿元 大手笔投资汽车智能座舱产品项目2025-07-06 15:20
融创正式寻求一笔境内债展期,孙宏斌提供个人担保2025-07-06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