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急诊、透析室、分娩室等非必要不封控 正文

急诊、透析室、分娩室等非必要不封控

时间:2025-07-06 01:54:3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核心提示

1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要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克服麻痹

11月22日,急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透析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室分近期,娩室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等非传播链条多、封控疫情波及面扩大的急诊严峻复杂态势。要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透析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心理、室分等待观望心态,娩室发生疫情的等非地区要以快制快开展疫情处置,准确划分风险区域,封控有序组织核酸检测,急诊有效管控风险人群,透析严格规范隔离工作,室分确保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落实到位,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回应1

本轮疫情感染者数量为何居高不下?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如何?造成这波疫情感染者数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表示,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部分地区疫情扩散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不断加大。

胡翔介绍,近期疫情呈现3个特点。一是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增加。自11月1日以来全国已累计报告25.3万例感染者,近一周平均每天报告2.22万例,较上一周增加一倍。

二是疫情波及范围广、传播链复杂。多数省份疫情持续发生,多个省份疫情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有的省份疫情面临三年来最严峻复杂的局面。

三是人口密集城市成为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广州、重庆等人口密集城市,由于人口规模大、人员流动性强、高校等重点场所集中、人员聚集活动多,加剧了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和防控难度。

胡翔表示,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已派出工作组,督促指导地方将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到位,现场指导支持地方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

回应2

为何社会面筛查感染者占比较高?

有记者问,近期部分地区新增感染者中,社会面筛查人员占一定比例,这是否与取消“次密接”管控措施有关?对此如何更加精准高效地管控住疫情?

胡翔介绍,社会面筛查感染者占比较高,主要与两个方面原因有关:一是病毒特性。新冠病毒持续演变,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已有一年多,且已演变出很多亚分支,隐匿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如果常态化监测预警措施落实不到位,往往发现疫情较晚,社区传播广泛,导致社会面感染者增多。

二是对疫情的反应速度。在疫情发现初期,及时发现、管控社会面感染者,准确判定管控密切接触者,及时精确划定并公布风险区,都是抢占疫情防控先机的关键。如果犹豫不决、错失疫情防控关键期,后期社会面感染者会在短期内迅速增长,疫情防控的难度也将大大增加。

回应3

如何推进二十条措施落实落地?

胡翔介绍,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通过视频会商、调度和培训等多种方式,部署调度各地尽快推进二十条优化措施的落实落地,目前各地正在有力推动落实。

此外,各地进一步加大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重点对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问题开展整治,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及时解决群众投诉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到位、落地见效。

米锋也表示,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该管住的要坚决管住,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该落实的要落实到位,保障好疫情处置期间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

回应4

是否有必要增加重症床位?

有记者提问,目前国内有2万例确诊病例,其中重症病例100多例,有观点认为,以目前新冠病毒的重症率和致死率,增加重症床位准备似无必要,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新冠肺炎重症率和病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增加医疗救治资源特别是重症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非常必要和迫切。

她分析指出,我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特别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医疗资源总体上相对不足,每千人口医疗床位6.7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不到4张。

其次,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在很短时间内会引起聚集性疫情甚至较大规模疫情。我国有14亿人口,老龄人口多、有基础性疾病的人也多,都是容易发生重症的脆弱人群。在重症患者中,一方面是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另一方面是基础性疾病叠加了新冠感染,这部分患者也需要多学科救治。因此,加强重症力量的储备,特别是多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加强重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既是防控疫情、加强医疗救治的需要,也是“平急结合”、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郭燕红表示,目前全国有100多例重症,这正说明新冠病毒对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的健康威胁较大,采取积极预防策略,努力减少感染者,才能使重症率和病亡率进一步降低,因此,“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不能据此就认为增加重症治疗床位是不必要的,全链条、全要素地加强防控处置能力建设,扩充重症救治资源,同样非常必要、非常紧迫。

■ 关注

“跑多家发热门诊均关停”如何避免?国家卫健委答新京报记者提问

“不能对有风险医疗科室一关了之、一封了之”

发布会上,新京报记者提问,近期有网友反映,一连跑了多家发热门诊都因疫情关停,该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郭燕红表示,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非常重要。国家卫健委多次发文,指导地方在所有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同时公开发热门诊的地址、电话等信息。还要求发热门诊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患者要尽快鉴别,阳性感染者须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以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她强调,发生疫情的地区,一是要求医疗机构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不能以疫情防控为由,对有风险的医疗科室一关了之、一封了之,特别如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等重要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保证患者救治工作;二是要加强信息公开,对疫情防控需要临时停诊的某些科室,应通过本地媒体以及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社会公布;对于确有风险要封控的医疗机构以及相关科室,要强化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开展环境消杀、风险排查等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感染风险,做到“快封快解”,达到解封条件后也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恢复相应服务。另外,也要求各地进一步充实和科学调度院前急救力量,科学设置120等急救电话和便民服务渠道,确保患者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回应和解决,尽最大可能减少因为疫情防控对医疗机构日常医疗服务造成的影响,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新京报记者 戴轩